焦点简讯:撕下“贵”的标签,信阳市能否抢抓预制菜产业先机?
顶端新闻记者 马千惠
(资料图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预制菜的消费习惯逐步被养成。
河南作为农牧业大省,对于发展预制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曾表示,“河南发展预制菜产业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
近年来,河南各地市纷纷将预制菜产业发展作为地方菜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面对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信阳市能否抢抓先机?
信阳“好食材”运输成本较高,成为信阳菜发展“瓶颈”
信阳,山好、水好、菜也好,信阳菜是大自然对这座城市最美好的馈赠。
近年来,信阳菜逐渐走出了信阳,成了郑州人偏爱的一方地方特色菜。据信阳菜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中国信阳菜》中初步统计的数据,仅郑州市就有信阳菜馆3000余家。
好食材是信阳菜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但由于较高的物流成本,原有的优势却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始终未能走出如“兰州拉面”般的地方特色美食品牌。
河南省餐住协信阳菜委员会总干事王淑艳说:“都说信阳食材好,但是真正能在全国叫响的品牌却特别少,关键就是信阳菜食材的物流运输成本太高了,限制了食材的配送半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信阳菜出了信阳一直被打上‘贵’的标签,始终未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撕下“贵”的标签,信阳市将预制菜作为打破瓶颈的突破口。
信阳市着力打造“两茶一菜”千亿产业集群,预制菜发展迎来机遇
2022年,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信阳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预制菜生产和研发,重点打造信阳菜产业园、中央厨房、优质食材基地、快餐连锁品牌等产业板块,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目前信阳市把绿色食品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着力打造“两茶一菜”千亿产业集群,为预制菜的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开始涉足预制菜发展市场。
以焖、炖制作技法为主的固始鹅块、焖罐肉等信阳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上馆子旗舰店举行的“2023河南首届信阳食材、预制菜春季展暨信阳美食博览会”现场,各种信阳特色地方菜纷纷以预制菜的形式亮相展会现场并占据展会现场的大半壁江山。
信阳固始鹅块、信阳罗山大肠汤、老鸭靓汤、信阳炖山羊......不论是常温保存的罐装产品,还是急速锁鲜的冷冻产品,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信阳菜的风味。
“这些预制菜产品,基本上可以还原信阳当地菜馆95%以上的风味。”王淑艳说。
信阳菜具有足够的优势做出地方菜预制菜的龙头品牌
2021年,在信阳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信阳市委将“两茶一菜”四化工程列入到实施产业振兴十大工程之中。陈久文得知后备受鼓舞,立即决定返乡投资创办信美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不断的研发,推出了常温预制信阳菜首创品牌“信巧厨”。
“我们预制菜的口味比饭店做的还好吃,这个不吹,打开罐子烧开就可以吃了,口味和现炖的菜比,还原度达99%。信阳菜受欢迎主要是因为食材比较好,我们可以100%保证食材的品质和营养。”信美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朝洋说。
以一个社区的夫妻店为例,炖菜、焖菜、豆制品......近40种菜品,极大降低了店面的蔬菜储备和厨师成本,提高了后厨的工作效率。
河南穰穰满家商贸的负责人张官成拿着真空包装的卤甲鱼骄傲地说:“这是我们那里的助农产品,这个甲鱼是我们那里有名的中华鳖,以前只能来我们信阳吃,现在我们做成了真空食品包装,终于可以走向全国了。政府很重视,我们预制菜企业也很注重品牌的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王淑艳认为,信阳菜具有足够的优势做出地方菜预制菜的龙头品牌。
信阳菜对食材的要求极高,其他城市没有信阳当地的好食材和水,很难做出正宗的信阳菜,所以信阳菜其实是最适合做预制菜的地方菜。预制菜解决了信阳菜食材的短板,信阳通过当地好食材,再加上独特的烹饪技艺,建立食材的标准化体系,推动预制菜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前一阵子郑州的食材节上,我们做出的鱼头炖鱼丸大放光芒。信阳南湾鱼花鲢肉质很好,加上当地特殊的加工技艺手法,打出的鱼丸又嫩又Q弹,随便煮不会沉底。这说明制作工艺好,同时花鲢鱼肉质紧实。好的南湾鱼头炖鱼丸是用信阳水炖的,所以哪怕是食材离开了信阳,在其他城市一样可以还原信阳当地的口感。这跟水质有关系,所以预制菜解决了所有前端问题。”王淑艳说。
信阳预制菜行业急需龙头企业挑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虽然信阳预制菜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依旧面临诸多问题。
张官成说:“信阳的预制菜产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我们的食材虽然好,但是由于加工规模达不到,在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很多有好食材的中小企业,他们想让产品走向全国但苦于资质问题,做不了产品。我们在这方面确实遇到了很大的瓶颈,特别需要一个大企业来牵头,带动中小企业。”
目前,信阳的预制菜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资本的助推,无法规模化大量生产导致成本较高,产品主要流向B端,C端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王淑艳建议,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大型企业挑头,中小型企业进行代加工合作。集中需求发向农产品合作社进行集中采购,从而形成田间地头采购、预制菜生产与运输、后端消费的全产业链融合化发展。
当下,预制菜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缺乏产品评价标准。家家都说自己的产品好,人人都知信阳食材好,究竟好在哪里?信阳预制菜行业急需标准化,包括农副产品、打包的方式都要形成标准化,最大化保证预制菜品质。
同时,信阳的预制菜企业非常分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家都在自己为产品“呐喊”,但没有统一的对外宣传。预制菜销售渠道面临瓶颈,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信阳需要一个平台将各个品牌进行联盟。
“信阳菜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促进会郑州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初衷是,我们渴望有一个平台来共同发展,所以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尽协会最大的努力,将农户和销售渠道进行搭建整合,从而形成产销一体化。”王淑艳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