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最新提醒!黑河家长们看过来,免疫规划疫苗可以这样补种

2023-08-30 08:13:07 来源:腾讯网

生活中,很多宝宝可能因为生病、外出等特殊原因而造成疫苗迟种或漏种,那么免疫规划疫苗如何进行补种?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对于家长们关心的疫苗补种问题进行解答。


【资料图】

一、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

补种原则: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二、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BCG)

补种原则:

1、未接种BCG的小于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2、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3、大于或等于4岁儿童不予补种。

4、已接种BCG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三、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补种原则:

1、小于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大于或等于4岁儿童未达到4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补种时遵循先IPV后bOPV的原则。两剂次间隔不小于28天。对于补种后满4剂次脊灰疫苗接种的儿童,可视为完成脊灰疫苗全程免疫。

2、既往已有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免疫史(无论剂次数)的迟种、漏种儿童,用bOPV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既往无tOPV免疫史的儿童,2019年10月1日(早于该时间已实施2剂IPV免疫程序的省份,可根据具体实施日期确定)之前出生的补齐1剂IPV,2019年10月1日之后出生的补齐2剂IPV。

四、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DTaP)、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DT)

补种原则:

1、3月龄-5周岁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不小于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不小于6个月。

2、大于或等于6周岁儿童补种参考以下原则:

(1)接种DTaP和DT累计小于3剂的,用DT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

(2)DTaP和DT累计大于或等于3剂的,若已接种至少1剂DT,则无需补种;若仅接种了3剂DTaP,则接种1剂DT,DT与第3剂DTaP间隔不小于6个月;若接种了4剂DTaP,但满7周岁时未接种DT,则补种1剂DT,DT与第4剂DTaP间隔不小于12个月。

五、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

补种原则:

1、自2020年6月1日起,2019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儿童未按程序完成2剂MMR接种的,使用MMR补齐。

2、2007年扩免后至2019年9月30日出生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不足上述剂次者,使用 MMR补齐。

3、2007年扩免前出生的小于18周岁人群,如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使用MMR补齐。

4、如果需补种两剂MMR,接种间隔应不小于28天。

六、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JE-L)

补种原则:

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且未接种乙脑疫苗的适龄儿童,如果使用JE-L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不小于12个月。

七、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C)

补种原则:

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如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流脑疫苗的种类:

1、小于24月龄儿童补齐MPSV-A剂次。大于或等于24月龄儿童不再补种或接种MPSV-A,仍需完成两剂次MPSV-AC。

2、大于或等于24月龄儿童如未接种过MPSV-A,可在3周岁前尽早接种MPSV-AC;如已接种过1剂次MPSV-A,间隔不小于3个月尽早接种MPSV-AC。

3、补种剂次间隔参照本疫苗其他事项要求执行。

八、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

补种原则:

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且未接种甲肝疫苗的适龄儿童,如果使用HepA-L进行补种,补种1剂HepA-L。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编辑:江浩然

一审:杨扬

二审:天冲

三审:吴伟东

标签: